特岗教师
网站导航
手机APP

手机Web端浏览
1、直接输入 m.gz.zgjsks.com
2、扫描二维码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贵州中公教师网 > 特岗教师 > 备考资料 >
来源:中公贵州特岗教师考试网 时间:2022-04-18 16:14:38
特岗教师招聘备考专区 | |||
职位检索系统 | 历年笔试试题及解析 | 13学科试题考点分析 | 教综586分钟硬核视频 |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原则是重点考查内容,需要全题型备考,尤其针对客 观题考查更为细致,考生错误率也较高,故针对易混淆的直观性教学原则和理论联系 实际教学原则进行以下梳理: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 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1)概念关键词: 感官、感知、直接经验、感性认知、表象
(2)常见例子:
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②凡事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③乌申斯基: “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④“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知觉”;
⑤“最好的教学方法无非是把所学的知识拿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看看、听听、闻 闻、摸摸”。
(3)相关知识: 直观性原则被夸美纽斯称为“金科玉律” ,被裴斯泰洛齐称为基础 性教学原则。
2.直观教学的分类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①实物直观-真实的东西;标本;
②模象直观-图片、挂图、视频、教具;
③言语直观-教师的语言。 举例:
①美术老师拿一个杨桃展示在讲桌上,引导学生画-实物直观;
②展示有关杨桃的图片,视频、挂图,让学生作画-模象直观;
③老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杨桃的样子,让学生作画-言语直观。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识记技巧: 先选择教具,再边演示边讲解,后重视语言直观。
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 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1)概念关键词: 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2)常见例子: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力行而近乎仁;
④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识记口诀: 林书豪在乡下训练运球技能。
三、直观性原则VS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强调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学以致用 的目的。
直观性原则: 强调通过丰富学生的感官经验,在于促进知识的理解。
①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 “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 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的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需要拄着 拐杖。 ”这位老师在教学中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备注: 此例子强调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便于 “奶”字的识记。
②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 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学生把“干燥”写成 了“干躁”,把“急躁”写成了“急燥” ,老师就叫学生记住: “干燥必防火,急燥 必跺脚” ,从此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该老师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备注: 此例子强调将“卖、买”“燥、躁”易混淆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 更好区分,且能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字,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注微信服务号,开启提醒直播开始前15分钟将通过服务号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