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网站导航
手机APP

手机Web端浏览
1、直接输入 m.gz.zgjsks.com
2、扫描二维码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贵州中公教师网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来源: 时间:2021-03-11 17:30:18
1.我们能够从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说明( )起作用。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显性知识 D.隐性知识
2.某一学生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下列属于一般心智技能的是( )。
A.默读 B.心算 C.打腹稿 D.观察技能
4.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 )。
A.同感 B.以病人为中心
C.移情 D.自我
5.某一班级规定:上课前要静静地等待老师到来,这一约定属于(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6.当电视广告上某明星因穿某个牌子的衣服或使用某种洗发水而风采迷人时,如果你知觉到或体验到明星因受到注意而感到的愉快,对于你这是一种( )。
A.替代性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局部强化
7.警察在嘈杂的人群中,能迅速辨别出罪犯,利用的是( )。
A.分析思维 B.直觉思维
C.发散思维 D.创造性思维
8.在面部表情的识别中,较难辨认的是( )。
A.快乐、痛苦 B.恐惧、悲哀
C.怀疑、怜悯 D.伤心、气愤
9.皮亚杰认为,( )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A.适应 B.同化 C.顺应 D.平衡化
10.中国产茶叶最多的省份是浙江、安徽和湖南,记忆时可以根据三个省的简称的谐音来进行,即“茶叶这碗香”,这是( )。
A.谐音联想法 B.关键词法 C.位置记忆法 D.缩略词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类型中的隐性知识。
选项A,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选项B,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选项C,显性知识又称“言语性知识”,是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字和公式等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包括常见的概念、原理、数学公式等。
选项D,隐性知识指的是储存在个体头脑中的记忆、经验、技术、感受等,属于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非信息知识。
题干中“却说不出是怎样认出”说明储存在个体头脑中的记忆、经验、技术、感受等在起作用。因此本题选隐性知识,故本题选D。
2.【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选项A,求知需要是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选项B,自尊需要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需要。
选项C,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
选项D,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创造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题干中的学生害怕老师,害怕老师不喜欢自己,说明缺乏归属与爱的需要,故本题选C。本题可以与“学生害怕老师当众指责自己,缺乏尊重的需要”作区分。
3.【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心智技能。在心智技能中,根据适用的范围不同,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专门心智技能是为某种专门的认知活动所必需的,也就是在专门的智力活动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如:默读、心算、打腹稿。一般心智技能是指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心智技能,如观察技能、分析技能、综合技能和比较技能等。
4.【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选项A,同感指彼此的感想或感受相同,不符合题意。选项B,题干并没有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为干扰项。选项C,移情指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选项D,自我由弗洛伊德提出,处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故本题选C。
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体动力的构成。
选项A,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等来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凝聚力常常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与题干不符。
选项B,群体规范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本题强调班级规定因此符合题意。
选项C,课堂气氛通常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它是学习的重要社会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课堂师生互动。与题干不符。
选项D,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与题干不符。
故本题选B。
6.【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强化的分类。
选项A,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选项B,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选项C,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选项D,如果学生的行为表现只能部分地认可,就可以使用局部强化,只强化认可的行为。
本题中,“如果你知觉到或体验到明星因受到注意而感到的愉快”,强化的主体属于旁观者,因此是替代性强化。故本题选A。
7.【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
选项A,分析思维也被称为“逻辑思维”,是一种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选项B,直觉思维也被称为“非逻辑思维”,是一种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选项C,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
选项D,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题干中“警察在嘈杂的人群中,能迅速辨别出罪犯”,不需要经过逐步分析,利用的是直觉思维。故本题选择B选项。
8.【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外显特征。
人的表情分为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非言语表情又分为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在面部表情的识别中,最容易辨认的是快乐、痛苦;较难辨别的是恐惧和悲哀;最难辨认的是怀疑和怜悯。故本题选B。
9.【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观点。选项A,皮亚杰指出,人类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环境。选项B,同化指的是当我们面对新的刺激情景,把刺激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选项C,顺应指的是当我们面对新的刺激情景,无法用原有的认知结构解释新的刺激,必须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选项D,平衡化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故本题选D。
10.【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分类。
选项A,谐音联想法,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谐音联想法。
选项B,关键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选项C,使用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先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再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最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
选项D,缩略词法是指将识记材料内容化简成一个关键性的字或字母,然后形成一个缩写词或句子。
本题利用谐音“茶叶这碗香”产茶最多的浙江、安徽和湖南的简称,属于谐音联想法,故本题选择A选项。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服务号,开启提醒直播开始前15分钟将通过服务号通知